陈子昂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对诗歌理论的贡献。他在《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》中提出了“兴寄”和“风骨”的主张,强调诗歌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,同时具备刚健有力的艺术表现力。这一理论不仅革新了当时萎靡不振的齐梁体诗风,也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代表作品如《登幽州台歌》,短短四句却气势磅礴: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”此诗通过登高望远所引发的感慨,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,同时也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。此外,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也是其代表作之一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历史人物事迹的回顾,寄托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。
陈子昂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,但他始终坚守理想,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怀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。他的思想与创作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继续探索文学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