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】《与诸子登岘山》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,表达了作者在登临古迹时对历史兴亡、人生短暂的感慨。全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。
一、原文总结
《与诸子登岘山》是孟浩然在与友人一同登上襄阳城南的岘山时所作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引出对历史人物和自身命运的思考,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功名无常的深刻感悟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 | 人间的事情总是在不断更替,来来往往便形成了历史与现在。 |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 | 山河保留着昔日的胜景,我们这代人又再次登临此地。 |
水落鱼梁洲,天寒梦泽深。 | 水位下降,鱼梁洲显露出来;天气寒冷,云梦泽显得更加深远。 |
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 | 羊公(指羊祜)的碑文仍然存在,读完后不禁泪水沾湿衣襟。 |
三、内容分析
这首诗以登岘山为背景,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引发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。其中,“羊公碑尚在”一句尤为经典,既是对古代贤人的追思,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。
诗中的“人事有代谢”一句,道出了世间万物不断变化的规律,表现出诗人对时间与历史的深刻认识。而“读罢泪沾襟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情感波动,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人生感慨。
四、结语
《与诸子登岘山》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,更是一篇富有哲理意味的诗篇。它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,展现了孟浩然诗歌的独特魅力。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思想深度来看,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