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国志庞统怎么死的】在《三国志》中,庞统是蜀汉的重要谋士之一,与诸葛亮齐名,被称为“凤雏”。他在刘备集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尤其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立下大功。然而,庞统的命运却十分短暂,在一场战役中不幸身亡。
以下是对庞统之死的详细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。
一、庞统之死概述
庞统在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,被任命为军师,协助刘备制定战略。他提出了“奇袭成都”的计策,帮助刘备迅速占领益州。然而,在刘备进攻汉中的过程中,庞统随军出征,于公元214年(建安十九年)在落凤坡(今四川德阳附近)因敌军伏击而战死,时年仅三十六岁。
庞统之死对刘备和蜀汉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,也使得诸葛亮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。
二、庞统之死关键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庞统 |
字 | 公绩 |
身份 | 蜀汉军师、谋士 |
所属势力 | 蜀汉 |
死亡时间 | 公元214年(建安十九年) |
死亡地点 | 落凤坡(今四川德阳附近) |
死亡原因 | 战斗中被敌军伏击身亡 |
年龄 | 36岁 |
相关战役 | 攻取益州、汉中之战 |
对蜀汉影响 | 失去重要谋士,诸葛亮承担更多责任 |
三、结语
庞统虽英年早逝,但其才华与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。他的死亡不仅令人惋惜,也反映了三国时期战争的残酷与无常。尽管《三国演义》中对庞统的描写更加戏剧化,但在正史《三国志》中,他的形象更贴近一位忠诚且有远见的谋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