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出处及具体含义】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是一句富含哲理的古语,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注重积累与沉淀,最终实现质的飞跃。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与能力的深刻理解,也蕴含着一种处世哲学。
一、出处
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(苏东坡)的《稼说送张琥》一文。原文如下:
> “吾昔少年时,少喜为文章,务为奇巧,以夸于人。后读韩退之书,然后知文章之妙,不在奇巧而在精当。于是尽弃其旧学,而从事于韩子。然未久,复觉其未足,遂又求诸庄子、孟子、荀卿、司马迁、班固、刘向、扬雄之书,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”
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,苏轼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了“博观而约取”和“厚积而薄发”的重要性,强调广泛阅读、深入思考,最终才能达到高超的境界。
二、具体含义
词语 | 含义解释 |
博观 | 广泛地观察、阅读、学习,拓宽视野,丰富知识面。 |
约取 | 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,有选择地吸收、提炼精华,避免盲目堆砌。 |
厚积 | 长期积累,不断充实自己,无论是知识、经验还是能力。 |
薄发 | 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才有所表现或突破,不是急于求成。 |
整体来看,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强调的是:只有在广泛学习、深入思考、长期积累的基础上,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真正的实力。它不仅是治学之道,也是为人处世的智慧。
三、现实意义
1. 学习方面:学生应广泛阅读、多角度思考,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知识。只有打好基础,才能在关键时刻灵活运用。
2. 工作方面:职场人士需要不断积累经验,提升专业能力,而不是急于求成。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能,才能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。
3. 人生发展:无论是在事业、生活还是个人成长中,都需要耐心积累,不急于表现,最终才能实现质的飞跃。
四、总结
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是苏轼在自述治学经历中提出的重要理念,强调了广博学习与深度积累的重要性。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文人,对现代人同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。它提醒我们:成功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努力与沉淀。
项目 | 内容 |
标题 | 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出处及具体含义 |
出处 | 苏轼《稼说送张琥》 |
含义 | 博观:广泛学习;约取:择优吸收;厚积:长期积累;薄发:适时展现 |
现实意义 | 学习、工作、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|
总结 | 成功源于积累,而非一时爆发,强调坚持与沉淀的价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