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芝兰玉树是形容什么】“芝兰玉树”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才德兼备、才华出众的人,尤其是指年轻有为、品德高尚的子弟。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文学美感,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下面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读与总结:
一、成语释义
芝兰玉树:
- 芝兰:指香草,象征高洁、美好;
- 玉树:比喻如玉般美丽、高贵的树木。
合起来,“芝兰玉树”常用来形容人如芝兰般高洁,如玉树般挺拔,寓意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品德,尤其适用于对年轻人的赞美。
二、出处与典故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谢太傅问诸子侄:‘子弟亦何预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’谢玄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’”
意思是:谢安问他的子侄们,子弟为什么也要参与世事,而只想让他们优秀。谢玄回答说:“就像芝兰玉树,希望它们生长在庭院中一样。”
这句话表达了对下一代寄予厚望,希望他们像芝兰玉树一样,出类拔萃、德才兼备。
三、用法与适用对象
使用场景 | 适用对象 | 说明 |
赞美他人 | 年轻人、子弟 | 表达对其才华和品德的肯定 |
教育场合 | 学生、晚辈 | 鼓励其向优秀看齐 |
文学作品 | 人物描写 | 增强人物形象的高雅气质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 | 反义词 |
才华横溢、德才兼备 | 愚昧无知、品行低劣 |
五、总结
“芝兰玉树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主要用于赞美那些才华出众、品德高尚的年轻人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人才的重视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“德才兼备”的理想人格标准。
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与用法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语言表达方式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使用这类典雅的词汇,提升语言的美感与深度。
成语 | 芝兰玉树 |
含义 | 形容才德兼备、才华出众的人,尤指年轻人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 |
用法 | 多用于赞美、教育、文学等场合 |
适用对象 | 年轻人、子弟、学生等 |
修辞手法 | 比喻、象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