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溪头卧剥莲蓬】一、
“什么溪头卧剥莲蓬”这一句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清平乐·村居》,原句为“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”。这句词描绘了一个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,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、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。
在整首词中,辛弃疾通过描绘老翁、大儿、中儿和小儿的不同活动,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画面。其中,“溪头卧剥莲蓬”是全词中最富童趣的一笔,既表现了孩子的调皮可爱,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质朴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背景,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整理与分析: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南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 |
原文 | “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” |
作者 | 辛弃疾(字幼安,号稼轩) |
时代 | 南宋(公元12世纪) |
体裁 | 词(《清平乐》) |
主题 | 乡村生活、儿童天真、田园风光 |
人物 | 老翁、大儿、中儿、小儿 |
意象 | 溪头、莲蓬、无赖(此处为“顽皮”之意) |
语言风格 | 清新自然、口语化、富有生活气息 |
表达情感 |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、对儿童天性的赞美 |
文化意义 | 展现宋代农村生活图景,体现文人对自然与人性的关怀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溪头卧剥莲蓬”不仅是一句描写儿童玩耍的句子,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。在快节奏、高度城市化的今天,这样的诗句提醒我们,生活中最珍贵的部分往往来自于简单、自然的瞬间。
此外,该句也反映了辛弃疾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情感。尽管他是一位豪放派词人,但在这首小词中,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,展现出其内心柔软的一面。
四、结语
“什么溪头卧剥莲蓬”不仅是对一个孩童行为的描写,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。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,回望那一片宁静的乡村,感受那份纯真与自在。这种诗意的表达,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