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寸草春晖出自唐朝哪位诗人的诗句】“寸草春晖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父母恩情深厚,子女难以回报。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唐代诗人孟郊的《游子吟》。下面我们将通过与表格的形式,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说明。
一、
“寸草春晖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《游子吟》,这首诗是古代孝道文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。诗中以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开篇,描绘了母亲为远行的孩子缝制衣物的情景,表达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。而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则进一步深化主题,用小草难以报答阳光的温暖来比喻子女难以回报父母的恩情。
因此,“寸草春晖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,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、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寸草春晖 |
出处 | 唐代诗人孟郊的《游子吟》 |
诗句原文 | 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 |
作者 | 孟郊 |
朝代 | 唐代 |
诗名 | 《游子吟》 |
成语含义 | 比喻子女难以回报父母的恩情 |
文化意义 | 体现孝道与亲情,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寸草春晖”不仅是文学中的经典表达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亲情与感恩的重要符号。了解其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诗词的魅力与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