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汗流浃背出自哪个典故

2025-10-02 16:42:27

问题描述:

汗流浃背出自哪个典故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2 16:42:27

汗流浃背出自哪个典故】“汗流浃背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形容人在极度紧张、劳累或炎热的情况下,汗水大量流出,湿透了背部。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历史典故,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来源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成语 汗流浃背
拼音 hàn liú jiā bèi
释义 形容因紧张、劳累或炎热而大汗淋漓,汗水湿透了背部。
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

二、典故来源

“汗流浃背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文如下:

> “其言也,如汗出之浃背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一个人说话时非常紧张,以至于汗水湿透了背部。后来,这个描述被引申为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人因情绪紧张、身体劳累或环境炎热而大量出汗的状态。

三、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

在古代,人们常常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来表达情感和状态。例如,在朝堂之上,大臣面对皇帝时若感到紧张,就可能出现“汗流浃背”的情形;在战场上,士兵因激烈战斗而疲惫不堪,也可能出现这种状态。

此外,“汗流浃背”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,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身体状况,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。

四、现代用法

在现代汉语中,“汗流浃背”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含义,还被广泛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,常用于描述以下几种情况:

- 工作压力大:如“他连续加班几天,累得汗流浃背。”

- 运动后:如“他在操场上跑了五圈,早已汗流浃背。”

- 天气炎热:如“今天的太阳太毒了,出门走几步就汗流浃背。”

五、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汗流浃背
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
本义 因紧张、劳累或炎热而大汗淋漓
现代用法 描述情绪紧张、身体疲劳或天气炎热的状态
文化意义 体现古人对身体状态的细腻观察和语言表达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汗流浃背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。了解它的出处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