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两小儿辩日原文注音版】《两小儿辩日》是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的一篇寓言故事,讲述了两个小孩围绕太阳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远近问题展开争论,孔子也无法判断谁对谁错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常被用作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。
一、原文与注音
原文 | 注音 |
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,问其故。 | kǒng zǐ dōng yóu, jiàn liǎng xiǎo ér biàn dòu, wèn qí gù. |
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| yī ér yuē: “wǒ yǐ rì shǐ chū shí qù rén jìn, ér rì zhōng shí yuǎn yě.” |
一儿曰:“我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” | yī ér yuē: “wǒ yǐ rì chū chū yuǎn, ér rì zhōng shí jìn yě.” |
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| yī ér yuē: “rì chū chū dà rú chē gài, jí rì zhōng zé rú pán yú, cǐ bù wéi yuǎn zhě xiǎo ér jìn zhě dà hū?” |
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 | yī ér yuē: “rì chū chū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, jí qí rì zhōng rú tàn tāng, cǐ bù wéi jìn zhě rè ér yuǎn zhě liáng hū?” |
孔子不能决也。 | kǒng zǐ bù néng jué yě. |
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汝多知乎?” | liǎng xiǎo ér xiào yuē: “shú wéi rǔ duō zhī hū?” |
二、
《两小儿辩日》通过两个孩子对太阳远近的争论,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。虽然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,但体现了对真理的探索精神。故事最后孔子无法判断谁对谁错,说明了知识的局限性以及谦虚求学的态度。
故事要点:
- 人物:孔子、两个小孩
- 情节: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争论太阳的远近
- 观点:一个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近,中午远;另一个认为早晨远,中午近
- 依据:视觉大小、温度变化
- 结果:孔子无法判断,小孩嘲笑他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
三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出处 | 《列子·汤问》 |
作者 | 列子(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) |
主题 | 探索自然现象,倡导求知精神 |
人物 | 孔子、两个小孩 |
争论焦点 | 太阳在不同时间的远近 |
观点对比 | 一儿认为早近午远;另一儿认为早远午近 |
结局 | 孔子无法判断,小孩嘲笑其“知之为知之” |
启示 | 知识无止境,应保持谦逊态度 |
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则寓言,更是一种文化传承。它提醒我们,面对未知,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,勇于质疑,不断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