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鞠躬尽瘁的意思】“鞠躬尽瘁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中的“臣不以身许国,死亦何恨”,后来演变为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事业或国家竭尽全力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鞠躬尽瘁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 |
字面意思 | 鞠躬:恭敬地弯下腰;尽瘁:竭尽心力。 |
引申义 | 形容人尽心尽力、全力以赴,直至生命结束。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赞美他人的敬业精神、奉献精神或忠诚态度。 |
情感色彩 | 褒义词,带有敬仰和钦佩的情感。 |
二、成语的使用与演变
“鞠躬尽瘁”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,原意是表达对国家、君主的忠诚与奉献。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,这一成语被广泛引用,尤其在描写忠臣、良将、爱国者等形象时,常常出现。
例如,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写道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……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,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。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,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其中虽未直接使用“鞠躬尽瘁”,但其精神内核与该成语高度一致。
三、现代应用
在现代社会,“鞠躬尽瘁”多用于表彰那些在岗位上默默奉献、无私付出的人。无论是科研人员、教师、医生,还是普通劳动者,只要他们表现出极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。
四、常见搭配与近义词
搭配 | 近义词 |
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 | 全心全意、尽职尽责 |
鞠躬尽瘁,奉献一生 | 奉献终身、鞠躬尽瘁 |
鞠躬尽瘁,不负使命 | 忠于职守、尽心尽力 |
五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鞠躬尽瘁”是褒义词,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场合。如果滥用或脱离实际,可能会显得夸张或不切实际。因此,在正式写作或演讲中,应结合具体情境合理使用。
总结
“鞠躬尽瘁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代表着一种无私奉献、尽心尽力的人生态度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