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】“南辕北辙”出自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,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,讲述了一个想要去南方却往北走的人,最终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,方向错误,结果必然失败。
一、原文
> 今者臣来,见人于大行,方北面而持其驾,告臣曰:“吾欲之楚。”臣曰:“君之楚,将何之?”曰:“吾欲之楚。”臣曰:“吾从之,是南辕而北辙也。”曰:“然则何为不至?”曰:“夫驰道多,非所以致远也。”
二、翻译
我今天来的时候,看见一个人正在大路上驾车,面朝北方,拿着缰绳,对我说:“我想去楚国。”我说:“您要去楚国,怎么往北走呢?”他说:“我想去楚国。”我又说:“这样走,是向南辕而北辙啊。”他说:“那为什么不能到呢?”我说:“因为这条路太远,不是通往楚国的路。”
三、注释
文言词语 | 释义 |
今者 | 今天 |
臣 | 我(古代臣子自称) |
大行 | 大路 |
持其驾 | 抓着车缰绳,指驾车 |
吾欲之楚 | 我想去楚国 |
将何之 | 要去哪里 |
是南辕而北辙 | 这是向南驾车却往北走 |
驰道 | 通往远方的道路 |
非所以致远也 | 不是通向远方的路 |
四、总结
“南辕北辙”是一个典型的寓言故事,通过一个错误的方向选择,揭示了行动与目标不一致所带来的后果。故事中的人虽然有明确的目的地——楚国,但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方向,导致无法到达目的地。
这个成语不仅在古代被用来劝诫人们做事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方向,在现代生活中也同样适用。无论是在学习、工作还是人生规划中,如果方向错误,即使付出再多努力,也可能事倍功半,甚至毫无成果。
五、表格总结
内容 | 说明 |
出处 | 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 |
成语含义 | 行动与目标相反,方向错误 |
原文 | “今者臣来……非所以致远也。” |
翻译 | 一个人想往南去,却往北走,无法到达目的地 |
注释 | 包含关键文言词解释 |
寓意 | 强调方向的重要性,盲目努力无意义 |
通过这篇内容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“南辕北辙”的文化内涵,并在实际生活中引以为戒,避免因方向错误而错失良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