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翻译】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(字乐天)相遇时所作的一首诗,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刘禹锡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一、原文
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
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二、翻译
| 原文 | 翻译 |
| 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 | 我被贬到巴山楚水这样的荒凉之地,已经度过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。 |
| 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 | 回忆过去只能空自吟诵《闻笛赋》,回到故乡却像王质观棋那样恍如隔世。 |
|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 | 沉船旁边有无数船只驶过,病树前头却已迎来万木逢春。 |
| 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 | 今天听了你一首歌,暂且借一杯酒来振奋精神。 |
三、总结
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作品。诗中通过描绘自己长期被贬的境遇,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,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。尤其是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一句,寓意深刻,常被用来表达在困境中看到希望、在逆境中寻求新生的精神。
整首诗结构严谨,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充分体现了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思想深度。它不仅是对白居易赠诗的回应,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共鸣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价值,可结合唐代政治环境与诗人经历进行深入分析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