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”这句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。全词为:
> 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
> 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
> 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
> 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
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期间,借景抒情,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。其中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”一句,是整首词中最经典、最富有哲理的句子之一。
从字面意思来看,“青山”象征着阻碍或困难,“东流去”则代表时间的流逝、历史的必然趋势。意思是:即使有高山阻挡,也无法阻止江水向东流去。也就是说,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,事情的发展终将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前进,无法被人为地改变。
这句话不仅具有自然景象的描写,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它告诉人们:面对困境时,不应过分执着于眼前的障碍,而应看到事物发展的大势所趋。就像江水一样,不管遇到多少山峦的阻挡,最终都会奔流向前,不可阻挡。
在现实生活中,这句话也常被用来鼓励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,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。无论是在个人成长、事业发展,还是国家民族的命运中,都有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,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,坚定信念,就一定能迎来光明的未来。
此外,这句诗还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志士的豪迈情怀。他虽身处逆境,但依然心系国家,坚信正义终将胜利,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停滞。
总之,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”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,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历史观的体现,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鼓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