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封狼居胥解释】“封狼居胥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,最早出自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。它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,也象征着功勋卓著、名垂青史的荣耀。以下是对“封狼居胥”的详细解释。
一、基本含义
“封狼居胥”原指汉代名将霍去病在击败匈奴后,在狼居胥山(今蒙古国境内)举行祭天仪式,以示胜利和功业的圆满。后世用“封狼居胥”来比喻建立巨大功勋、扬名立万,是古代将士追求的最高荣誉之一。
二、历史背景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 |
时间 | 西汉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 |
主角 | 霍去病 |
战役 | 漠北之战 |
地点 | 狼居胥山(今蒙古国境内) |
含义 | 在边疆建立战功,举行封禅仪式,象征功业成就 |
三、文化意义
“封狼居胥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胜利的标志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代表了古代将士对国家的忠诚、对战争的无畏以及对功名的追求。在后世文学作品中,“封狼居胥”常被用来激励将士奋勇作战,或形容一个人建立了不朽的功绩。
四、现代应用
应用场景 | 示例 |
文学作品 | 如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中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”。 |
影视作品 | 多部历史题材影视剧引用此典故,增强剧情的历史厚重感。 |
日常语境 | 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,如“他在这场比赛中封狼居胥,一举成名”。 |
五、总结
“封狼居胥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成语,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,也寄托着人们对功业与荣耀的向往。它不仅是古代将士梦寐以求的成就,也是后人追忆英雄、铭记历史的重要符号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来源 | 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 |
意义 | 建立重大功勋,扬名立万 |
历史人物 | 霍去病 |
历史事件 | 漠北之战,封狼居胥山 |
文化象征 | 功业成就、忠勇精神 |
现代使用 | 文学、影视、日常表达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封狼居胥”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英雄主义与功业追求的重要体现。